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行业应用之争用户体验

2017-01-11 11:41:55      点击:
  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行业应用之争用户体验
  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,这个近几年兴起的名词。从苹果的成功到如今百余种品牌竞争的局面,让人们对平板电脑这个新兴产品已有了更深的认识,而对于平板电脑本身,有的人觉得它只是一个玩具,有的人觉得它是一个可以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,也有人觉得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、时尚的代表。
  如今,经过两年的火热发展,苹果iPad在高端领域占据了主流,而从去年开始异军突起的亚马逊Kindle Fire则把持着中低端市场,三星、宏碁、戴尔、黑莓等着主要发力中端市场。2012年是一个平板市场需求旺盛的一年,虽然这一年苹果iPad依然会在平板市场占据主导到位,但据IDC预测,随着Android平板以及亚马逊Kindle Fire等价格低廉的平板产品冲击,以及未来几年Android平板电脑的继续发展,Android平板市场份额将会超越iPad,并获得市场主导地位。
  据统计,2011年下半年中国电脑总出货量达5340万台,较上半年增长12.7%。其中台式电脑出货量有所下降,较上半年仅成长1%,且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3%。尽管台式电脑出货平平,但移动PC市场却持续强劲成长,2011年下半年出货量达到2650万台,较上半年增长25%。到第三季度,中国移动PC出货首次超过台式电脑。从去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与全球PC出货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,平板电脑市场还有很的潜力。
  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:
  苹果的ios系统、谷歌的Android系统无疑是现在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市场中的佼佼者,各个用户与消费者都在追求主流的操作系统,最新的操作,但他们也不知道为何,有何用。在模仿苹果之风盛行的环境下,消费定位的平板电脑随处可见。从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的成长趋势来看,娱乐、商务办公、行业应用等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市场消费潜力。在如今的平板市场上,除了苹果推出的iPad是常胜将军以外,其他厂商想要冲出重围不是件易事。国内平板唯有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更新,不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更要尝试去引领和创新一种需要,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 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,国产安卓平板与苹果相比,几乎没有品牌影响力可言;操作系统的稳定性、产品的质量以及易用性,国产平板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市场上主流的安卓操作系统依然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,或是产品硬件质量问题。
  国内市场上,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的品牌繁多,根据它们各自所占据的市场份额,大致分为三个层次。首先,最顶端是领导者苹果,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,把其他品牌远远抛在后面。其次,第二集团是以联想、三星为代表的一线高端品牌,它们产品在外观、功能和软件应用上都有不错的表现,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,也有固定的忠实用户群。最后,是以昂达、纽曼等为代表的中低端平板电脑品牌,它们依靠明显的价格优势占据了第三阵营的位置。
  就市场上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的屏幕尺寸来看,10.4英寸和7英寸是主流尺寸。苹果iPad产品全部采用9.7英寸的屏幕规格,这使得9.7英寸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尺寸。7英寸屏幕是Android平板电脑的主流尺寸,这一尺寸的产品由于良好的便携性得到了用户的关注。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7英寸产品,如三星的Galaxy Tab、联想的乐Pad等,谷歌最新推出的Nexus 7也采用了这一屏幕尺寸。此外,国内众多的二线品牌和白牌厂商也主攻7英寸市场,从而使7英寸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二高的屏幕尺寸。10.1英寸和13.3英寸属于非主流尺寸,而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更是采用独特的10.6英寸屏幕。
  影响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销售的因素很多。年轻消费族群看重时尚外观及硬件性能,商务应用用户看重针对性软硬件设计,行业用户则看重产品价格。目前来看,影响不同平台平板电脑销售的因素主要是软件数量和用户体验,苹果领先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质量的营销、完善的软件、内容支撑以及优异的产品设计。对于其他平板电脑厂商来说,除了设计更时尚漂亮的外观、配置性能更高的硬件、开发更多的应用软件外,在消费类市场还可以加强与PC、家电之间互联互通应用的开发,在行业应用方面可以利用Android开放性的优势形成针对性应用,从而实现对iPad的追赶。
  工业触摸控制一体机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,全球平板设备消费需求旺盛的趋势将会延续至随后数年。IDC预计,2013年全球平板设备销量将增至1.428亿台,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2.221亿台。在尺寸方面,赛迪顾问认为未来将实现从7英寸到10英寸之间多样化的产品形态,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。在功能方面,NFC (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)、移动支付、语音识别等创新技术及应用将植入平板电脑,从而实现功能的扩展。在应用方面,厂商搭建的后台云计算平台将为其平板电脑用户提供计算资源获取、内容存储与共享等应用,从而实现云与端的互动。但不管如何创新和发展,用户体验是王道。